今天教学“分解质因数”一课,同往常一样,在揭示课题后提问:“看到课题你想到什么问题?”学生分别回答道:“什么是质因数?”“为什么要叫质因数?”“什么是分解质因数?”“为什么要分解质因数?”等等。肯定了学生的问题后,我有接着问“从课题里看到什么熟悉的概念吗?”“因数”学生齐答道。接着我让学生写一些算式并结合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,并顺便写了一些算式在黑板上。“那么你觉得质因数是指什么呢?”就这样,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很顺利地建构了质因数这一概念。其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:一、质疑提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,激发了学生的建构的意向。二、回忆旧知、建构新知的素材(算式)是学生自己提供的,完全立足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现实,更利于激活学生新知的固着点,也利于学生的自主构建。 本课不足:备课时怎么没想到在练习设计时安排一些能体现“分解质因数”的使用价值的习题,以后备课时要关注这个问题,让学生能时时感受到数学的价
评论